环球关注:“传统”邂逅“摩登”有多神奇?这场自带“科技温度”的数字峰会来告诉你!
人民网福州4月28日电 (钱嘉禾、叶青卿)当数字技术邂逅传统、温暖人心、融入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共鸣?27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此前一天,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抢先”开展。这场峰会“科技温度”究竟有多少?一起来探探——
(资料图)
传统文化邂逅“摩登”科技
走进充满“智慧”的展馆,只见一展位前门庭若市,被市民里三层外三层牢牢“圈”住。向前观望,一位“文质彬彬”的书法机器人正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提笔精巧、运笔苍劲、落笔有神,一阵行云流水后,“天道酬勤”四个大字跃然纸上,引得现场市民拍手叫好、呼声连连。
时空相异,古今通融。“这项技术将运动智能和机械臂本体技术进行深度创新,在复现毛笔路径的过程中,融合力控制、多传带跟踪与联动规划、多通道机器控制等多项技术,让书法机器人能够做出精细化的书法动作,实现对真实书法名家作品的临摹。”科大讯飞展位负责人介绍道。
不止有“妙笔生花”的书法机器人,数字中国故宫展区也“秀”出“潮”科技。数字文物库、故宫名画记、虚拟现实剧场……一阵阵“书卷气”扑面而来。
据了解,该展区共有9个展项。其中,“故宫名画记”已发布千余件珍贵院藏绘画,展现最高达六十九亿像素的超高清书画影像;“虚拟现实剧场”通过VR技术,带领观众走进神秘的养心殿西暖阁佛堂,展现自清朝以来,多民族交流融合的艺术瑰宝。
“为了满足各地观众参观故宫的需求,故宫博物院积极扩充和整合线上资源,开发了‘云游故宫’专项,开启博物馆文化服务探索常态化的新模式。”展区负责人介绍,面向未来,“数字故宫”将不断提升故宫文物数字化保护和共享利用能力,促进文化与科技充分融合发展,全力推动文物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高效管理与利用。
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来到抖音的展馆,一位市民正戴着VR眼镜,在“古籍寻游记”中遨游古今。“‘古籍寻游记’以VR互动纪录片为核心,依托PICO的6DoF交互技术,以及视频云的三维重建及视频扫描技术,还原上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让用户‘沉浸式’体验古籍记载的历史和故事。”展位负责人如是介绍道。
当传统文化邂逅“摩登”科技,一眼千年。
“数字记忆里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它既是温暖柔软的,直抵人的心灵和情感深处,又是坚实强大的,拥有摧坚守成,不可抵挡的力量。”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文化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冯惠玲指出,数字记忆大容量、立体化、可视化、可沉浸等特征,让其中的文化元素得以深化、活化和具有时空流动性,实现长久的历史传承和大范围社会传播。
“希望更多的城市、乡村、机关、企业、学校建构自己的数字记忆,以复合叠加、蓬勃生长的文化力,把历史传给未来。”冯惠玲如是说道。
朴实生活混搭“炫酷”科技
在数字乡村主题展区,一个看起来又“萌”又“怪”的家伙特别“吸睛”。它不“捞”油水,充电即可;它无需驾驶,自己上路;它不用休息,凭一己之力承包了“三班倒”。这个看起来十分“炫酷”的“未来之车”,实际上是一辆新能源无人驾驶拖拉机。
据了解,这款四轮驱动的拖拉机来自山东的一家科技公司,采用先进的自主研发的底盘线控技术,配备了车规级锂电池为整车供电,以交流异步电动机作为整车动力驱动,配合强大的智能农机云脑平台及APP,可在任意农田地块进行作业路径规划,无人驾驶,完成自主作业、协同作业等场景。
“捏”数字人分身、与AI主播对话、逛直播间……边走边看、边听边探,一面大屏里的数字人主播“无聊猿”古灵精怪的模样引人注目。
“我们在现场设置了数字人‘捏制’体验环节,大家可以通过调整头部特征、毛发、选择体型、服饰等,亲手‘捏’出一个数字人分身,这个数字人还可升级为高拟真形象。”展区负责人介绍道。
据介绍,这是通过先进的AI识别技术,捕捉和分析用户表情,将虚拟数字人的表情和真实用户的表情同步。此外,还可以通过照片和激光点云3D扫描等方式创造数字人,并通过先进的皮肤渲染技术,带来更为逼真的视觉感官体验。
将“炫酷”植入朴实生活中,如今,数字人已经成为互联网直播行业的新宠,在现场的数字人直播间中,也展现出数字人在不同场景下创新应用。
展区负责人说,直播间所呈现的数字人表演将由网龙自有虚拟IP和幕后“中之人”组成,通过动作捕捉驱动,将真人动作同步到虚拟人身上,同时采集现场声音和表演,从视听等多元角度展现更鲜活、更数字化、更具科技感的数字人形象。
“希望未来‘数字人主播’‘数字人老师’‘数字人导游’都能真正进入日常,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滋味’!”不少市民朋友对此表示十分期待。
温暖情怀融化“高冷”科技
说起科技,不少人觉得“高冷”。如何让科技温暖起来?绕不开“人情味”这个关键词。
一份基础保障、一套就业培训计划、一句十年承诺……来到蚂蚁集团展位上,一个名为“数字木兰”的女性公益计划引人深思。
“数字时代下,女性、老年、残障等多元群体的包容性发展,是数字普惠的基本要义,也是数字文明的重要体现。”展位负责人介绍,围绕用数字技术助力女性发展,2018年起,蚂蚁集团便发挥自身数字技术和平台优势,发起“数字木兰”女性公益系列计划,从基础保障、就业支持、多元发展三个核心议题切入,助力提升女性的安全感、成就感、幸福感。
该负责人表示,截至2022年底,系列项目已为375万人次困难女性送出了免费公益保险;支持陕西清涧、甘肃积石山等中西部县域建立了17个数字就业中心,为超10000名女性带去了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新职业技能培训;“十年十亿”支持中国女足外,累计还支持了70所乡村学校女足球队。
用温暖情怀融化“高冷”科技的背后,还有对“慢行者”的“数字关怀”。
“提到照护老人,大家一定会想到阿尔兹海默症……”在通用技术集团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展位上,讲解员介绍道,“目前,养老行业中对失智老人的照护费用普遍较高,通过这个设备筛查提前发现病患,这样既可以节约每年大量的养老照护费用,也能极大地提升老人生活质量。”
据了解,这是阿尔兹海默症数字化筛查设备,它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和内置算法,可以快速分析判断早期患病情况,通过医疗介入和康养公司智慧养老平台提供的训练课程,帮助老年人遏制阿尔兹海默症快速发展。
展馆另一处的“意康养”智慧养老平台,则聚焦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我们推出了‘智慧助餐’系统。”展位负责人介绍,该系统以解决居家、社区养老的特需老人吃饭难为重点,通过智慧助餐平台取代传统就餐消费模式,使长者食堂实现老人补贴充值、刷卡就餐、自动扣费、消费查询统计的自动化管理,打造便捷的创新的食堂服务。
“也许科技本身很‘高冷’,但创造它、使用它的人,可以让科技变得温暖。”驻足展位前许久,一位市民动情地表示,“人人都向往温暖,在数字时代,科技一旦变得温暖,就可以更快、更好地扩散到需要它的人群中去。”
科技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数字技术的魅力在于让所有人受益,让社会更具有普惠性和包容性。科技致善,如何让数字技术更有温度?如何让科技转化为有温度的产品和服务,把数字技术所产生的福利触达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社会组织?或许,这也是数字时代发展的另一个维度。
- 环球关注:“传统”邂逅“摩登”有多神奇?这场自带“科技温度”的数字峰会来告诉你!
- 每日热点:滴滴2022年净亏损238亿元同比收窄52%,目前中国出行业务年活跃用户4.11亿
- 35+被裁大厂人,“被过滤者”的生活|世界今日报
- 股票行情快报:梅安森(300275)4月28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357.30万元 世界消息
- 智通ADR统计 | 4月29日
- 淘宝百亿补贴现iPhone 14 Pro Max全网最低价!256GB跌破8K:比官网便宜近2千 环球快消息
- 北京银行存款总额接近2万亿,已服务超7000家专精特新企业
- 莱茵体育:2022年实现收入1.19亿元
- 选择大城市逐梦还是小城市安稳
- 微信被盗怎么找回原来那个微信(微信被盗怎么找回)|天天视讯
- 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_打一汉字_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打一字
- 德翔海运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今日最新
- 合肥蜀山:开展宋潮游园会,体验宋韵传统文化
- 五华区:杜绝“躺平”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世界快看
- 能效等级一级好还是二级好冰箱_能效等级一级好还是二级好_全球微速讯
- 蒲公英2022年净利175.65万 同比扭亏为盈 大幅降低采购成本-简讯
- 法律规定房屋拆迁怎样安置?
- 当前消息!中国恒大:债务重组进展
- 中国海军第44批护航编队起航赴亚丁湾|当前快播
- 长航凤凰:与去年年末比,公司一季度前十大股东保持了稳定,但股东排名和持股量还是有所变动
- 君实生物:2023年一季报净利润发生亏损
- 日本央行行长:取消利率前瞻指引,将对宽松货币政策全面评估-独家焦点
- 环球观察:网络电影《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定档5月1日上映
- 美军两架阿帕奇直升机在阿拉斯加州相撞致三死一伤-世界快看点
- 4月28日今日白银报价查询
- 前列腺穿刺活检针用法_前列腺穿刺活检 环球快看点
- 工信部: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5.2%
- 2023年成人高考一般什么时候能收到录取通知?-全球今日讯
- 焦点关注:康乃馨皱纹纸花的制作方法_康乃馨纸花制作方法
- 星巴克臻选™咖啡·酒坊武商梦年代店正式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