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发展的全国一盘棋(人民论坛)
电视剧《山海情》中,小小的双孢菇远销外地,助力闽宁镇村民走上致富路。现实中,通过福银高速公路,宁夏特产得以源源不断运到福建。一头连着六盘山下,一头连着八闽大地,这条24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成为闽宁协作的桥梁之一,见证着乡村振兴的步伐,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性举措,高质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有力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全国一盘棋,从全局谋划区域,以区域服务全局。
走好区域协调发展全国一盘棋,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从西北大漠到江南水乡,从林海雪原到东海之滨……资源禀赋决定了发展优势。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是避免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与产业结构趋同的有效途径。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一些地区注重培养“独门绝技”,突出自身优势,打造出区域发展新的增长点。事实证明,在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与宏观政策进行有效衔接,一个地方才能更好融入发展大局。
发展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补齐短板、缩小差距,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在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以对口支援为例,无论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给予贫困地区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书写下感动人心的脱贫故事,还是各地医疗队积极援疆援藏、将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祖国边疆,各地发挥优势,为受援地区点燃希望之火,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环境治理到科技创新,区域合作潜力无限。坚持“共下一盘棋”,跳出“各管一亩地”,发挥“1+1>2”的叠加效应,就能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比如,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消除区域间各种阻碍要素流动的因素,推动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如何完善先富带后富的帮扶机制,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回答好这些问题,必须坚持走好全国一盘棋,既在全局上谋势,以系统思维统筹各项区域政策、各领域建设,又在关键处落子,以精准思维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以点带面激活发展潜能。
今天,一幅幅区域经济布局的工笔画正在铺展,连缀成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面向未来,我们仍须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不断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7日 04 版)
- 陕西西咸新区41条措施招才引智 提供人才保障
- 国内油价将迎来下调:国际原油跌破90美元关口
- 商务部: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促进消费持续发力
- 北京朝阳区组建应急车队 300辆网约车保障封管控区居民就医
- 铭记先烈精神 投身乡村振兴
- 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
- 绿色发展为雄安新区赋能(现场评论)
- 音乐教育助力立德树人
- 数字电网助力能源革命(新论)
- 让国产商品和服务加速提质升级(评论员观察)
- 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人民时评)
- 走好发展的全国一盘棋(人民论坛)
-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
- 共同举办“新疆是个好地方”视频交流会
- 美国涉疆制裁破坏全球棉花产业链
- 强烈敦促美方撤销对新疆产品制裁打压措施
- 强烈谴责美政府和坚决反对以人权之名打压中国棉花纺织产业
- 坚决反对美国单方面阻碍新疆产品进入国际供应链的贸易霸权行为
- 美方“以疆制华”图谋注定失败
- 完善监管,推动制度型高水平对外开放
- 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权威访谈·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怎么看、怎么办)
- 数据安全步入法治化轨道(政策解读)
- 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 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年内首超一万亿千瓦时(新数据 新看点)
- 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
- 稳住农业基本盘 守好“三农”基础(社论)
- 察实情 建箴言 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中共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正风肃纪工作的通知》
- 稳农业基本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14亿人“饭碗”大事